为健全粮食购销领域管理体制机制,海盐县聚焦监管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浙江粮仓”数字化改革项目,建立粮食购销数字化监管系统,切实提升粮食购销领域现代化治理能力,为守住管好“浙北粮仓”提供有力技术保障。目前,县粮食收储公司实现10.2万吨仓容各环节全程动态实时监控和穿透式监管,信息化监管覆盖率达100%。 一、聚焦硬件建设,补齐设备短板。开展“智能物流作业”、“智慧粮情监测”和“智慧安全监管”三大板块系统建设,增设车牌识别摄像机、身份证阅读器、调度扦样质检三合一扫描枪等粮食出入库设备,减少原始手工纸质台账使用,实现出入库作业信息化管理。完善粮仓内、地磅房、器材库、扦样机、出入口、码头等关键业务环节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实时“可视化”远程监管,确保监管不留“盲区”。部署物联网边缘网关,升级测温电缆、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实现粮温异常监测提醒,确保储备粮油质量精准监管。 二、聚焦能力提升,强化系统应用。分批分类组织召开行政管理人员、粮库系统操作员信息化应用培训会,邀请开发单位技术专家针对出入库流程、收购轮换管理、设备故障维修等内容,开展信息化系统操作现场教学,促使全体干部职工准确理解每个功能模块的作用,熟练掌握使用操作技巧。今年以来,共开展理论培训、现场教学5场次,参加培训人员70余人次,切实提升了实操能力和水平。 三、聚焦关键环节,增强监管效能。收粮环节公开透明,从发布订单分配情况,到预约售粮,再到收购结算,通过浙里办“收购服务一条龙”应用,农户可以在线查询进度,让农民卖放心粮、方便粮。从检验、称重,再到增扣量处理、售粮款结算均通过信息系统开展,做到业务线上流转,管理全程留痕,随时可追溯、可倒查。储粮环节全程监控,粮情粮温实现AI算法自动预警,预防粮食结露、霉变、虫害等发生,出入库作业、粮面异动等实时监控,有效防控私自移库、虚假购销等行为,实现地方储备动态远程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