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部署落实

    2024年第一季度重点工作任务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发布日期: 2024- 05- 0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商务局


    一、商务运行总体情况

    1-3月,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136.8亿元,同比增长10.8%,高于全国(5.0%)、全省(7.8%)5.8、3.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为843.3亿元,同比增长7.7%,分别高于全国(4.9%)、全省(6.6%)2.8、1.1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份额14.698‰,较2023年同期上升0.38个千分点。进口293.4亿元,同比增长20.6%,高于全国(5.0%)、全省(11.3%)15.36个、9.3个百分点。进出口、出口、进口总值分别列全省第4、5、4位;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列全省第4、6、3位。其中进出口增速较上月前进1位,出口增速前进2位。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1.68亿美元,同比下降19.9%,利用外资规模和增速均列全省第3位。全市制造业利用外资3.1亿美元,占比26.6%。全市新批境外投(增)资项目37个,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6.37亿美元,同比增长40.48%,总量居全省第3。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5455万美元,同比增长164.68%,总量居全省第5。

    二、主要特点

    (一)对外贸易

    1.新兴市场增速良好,欧美拖累出口。1-3月,东盟(16.7%)、印度(39.0%)、非洲(37.1%)贡献主要出口增量,拉动全市出口6.2个百分点。荷兰(-36.1%)、香港(-15.1%)、美国(-3.6%)拖累我市出口3.4个百分点。

    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322.0亿元,同比增长17.1%;向RCEP国家出口227.6亿元,同比增长11.2%。

    2.老三样出口恢复,高新技术产品回落。1-3月,我市“老三样”出口211.6亿元,同比增长12.9%,占我市出口的25.1%。其中,箱包(21.9%)、家具(27.7%)持续较快增长,纺织服装(8.8%)增速较1-2月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全市平均。

    1-3月,高新机电产品出口422.1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下降17.1%,主要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大幅下降38.8%。

    (二)利用外资

    1.实际利用外资情况。1-3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1.68亿美元,同比下降19.9%,利用外资规模和增速均列全省第3位。

    2.高技术产业占比情况。1-3月,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到54.1%,环比提高11.1个百分点,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海宁、秀洲占比均超过70%。

    3.利用外资结构情况。1-3月,全市制造业利用外资3.1亿美元,占比26.6%;服务业利用外资8.4亿美元,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为71.9%。

    4.重要外资来源地利用外资情况。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中,香港高居首位,实际利用外资9.68亿美元,同比下降5.5%,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2.9%;占全市前五位的其余投资来源地分别为:新加坡、日本、英属维尔京群岛、韩国,来源于新加坡的实际利用外资为4394万美元,同比下降67.3%,占比3.8%;来源于日本的实际利用外资3031万美元,同比下降46.9%,占比2.6%;来源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实际利用外资2918万美元,同比下降35.1%,占比2.5%;来源于韩国的实际利用外资为1552万美元,同比下降74.7%,占比1.3%。

    (三)外经合作

    1.制造业投资占比较高。位居前三的行业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其中制造业新增备案企业17家,投资备案额5.0亿美元,占比78.51%。

    2. 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1-3月,全市对外投资覆盖1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东南亚国家投资备案项目19个,中方投资备案额4.6亿美元。代表项目为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增资额2.2亿美元,主要从事造纸原料、再生纸制造和销售。我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含港澳台)投资境外企业20家(其中新14家,增资6家),备案额为5.17亿美元,占全市比重为81.19%;备案在RCEP成员国家的境外企业19家(其中新设13家,增资6家),备案额为4.60亿美元,占全市比重为72.26%。

    3.大项目占比超八成。1-3月,全市备案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9家(其中含新设4家、增资3家、并购2家),占全市比重86.67%。大项目主要集中在造纸和纸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商务服务业。

    (四)商贸流通

    1. 消费品市场增速稳定。1-3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1亿元,同比增长8.6%,高于全省平均2.7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6名。1-3月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216.1亿元,同比增长15.8%,高于全省平均9.3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5名。分地区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较快的主体有4个,依次为秀洲区(17.5%)、嘉兴港区(15.5%)、嘉善县(13.9%)、平湖市(13.9%)。

    分行业来看,1-3月汽车类限上零售额84.2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9%;1-3月石油及制品类限上零售额31.1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4%。

    2. 限上批零住餐业涨势稳定。1-3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1761.9亿元,同比增14.2%,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2%,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0.7%;1-3月份我市限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9.3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限上住宿7.2%。

    (五)服务外包

    1.服务外包业务较去年相比呈现整体下滑态势。2024年1-3月,受市场环境、社会预期不强等因素的影响,嘉兴市全市完成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金额18.96亿元,同比上涨20.4%;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金额11.89亿元,同比下降17.7%,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金额为1.48亿美元,同比下降24.8%。新增服务外包注册企业2家,服务外包注册企业累计总量达900家。1-3月全市有日善电脑配件(嘉善)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执行金额超过500万美元,占全市总量的4.78%,其中云顶新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超1500万美元。

    2.知识流程外包(KPO)保持领先地位。从产业结构分类情况看,2024年1-3月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8.7亿元,占全市的73.8%,知识流程外包是我市服务外包领域的发展主体。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的合同执行额分别占总量的9.2%和17.0%。

    3.中国香港离岸执行额居于领先地位。从国际市场分布看,2024年1-3月全市承接了来自117个国家和地区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其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是我市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来源的前三大国家和地区,其执行额分别为4266.22、2571.33、2466.72万美元。分别占离岸外包执行总额28.9%、17.4%、16.7%。我市承接了50个来自“一带一路”成员国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共4190.85万美元,占离岸外包执行总额的28.4%,同比增长32.6%。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