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部署落实
2024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任务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
|||
|
|||
一、商务运行总体情况 1-6月,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25.5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出口为1776.8亿元,同比增长7.3%;进口548.6亿元,同比增长18.5%。进出口、出口、进口总值分别列全省第4、5、4位;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列全省第6、8、2位。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9.88亿美元,同比下降14.8%,利用外资规模全省排名第3位。制造业利用外资6.72亿美元,占比33.8%。全市新批境外投(增)资项目82个,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11.58亿美元,同比下降49.64%,总量居全省第3。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10亿美元,同比增长71.60%,总量居全省第5。 二、主要特点 (一)对外贸易 1.部分市场受光伏拖累,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回暖。1-6月,东盟、印度、美国贡献主要出口增量,拉动全市出口3.9个百分点。此外中东、非洲也保持较快速度增长。美国、韩国、日本、欧盟出口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升8.0、9.0、3.3、2.0个百分点,出口形势回暖。 荷兰、巴西、南非拖累我市出口2.3个百分点。去年同期,我市对荷兰、巴西、南非的光伏出口分别占对其整体出口的36.5%、55.9%、60.9%,受光伏出口形势变化和企业订单变化影响,今年上述国家光伏产品出口分别下降39.8%、58.1%、84.6%,大幅拖累整体出口增速。 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656.6亿元,同比增长13.8%;向RCEP国家出口466.3亿元,同比增长9.8%。 2.传统产业稳定增长,光伏影响持续。1-6月,我市“老三样”出口461.5亿元,同比增长8.7%,占我市出口的26.0%。家具、箱包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此外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家用电器、玻璃及其制品、塑料制品等也增速可观。 “新三样”出口130.4亿元,同比下降23.3%,占我市出口的7.3%。其中,光伏出口125.5亿元,同比下降25.6%,占我市出口比重从去年同期的10.2%下降到7.1%,由于我市光伏出口占比高(全国、全省均不到3%),光伏出口量增价减的影响还将持续。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出口迅速增长,但出口规模较小,还不足以填补光伏缺口。 (二)利用外资 1.实际利用外资情况。1-6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9.88亿美元,同比下降14.8%,利用外资规模全省排名第3位。 2.高技术产业占比情况。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到50.0%。海宁、秀洲占比超过65%。 3.利用外资结构情况。1-6月,全市制造业利用外资6.72亿美元,占比33.8%。服务业利用外资12.64亿美元,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为63.6%。 4.重要外资来源地利用外资情况。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中,香港高居首位,实际利用外资15.0亿美元,同比下降2.5%,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5.5%;占全市前五位的其余投资来源地分别为:韩国、日本、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来源于韩国的实际利用外资为8159万美元,同比下降20.2%,占比4.1%;来源于日本的实际利用外资为7105万美元,同比下降0.8%,占比3.6%;来源新加坡的实际利用外资6724万美元,同比下降57.6%,占比3.4%;来源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实际利用外资为4796万美元,同比下降72.8%,占比2.4%。 (三)外经合作 1.从行业看,制造业增长较快。1-6月,全市对外直接投资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11大类35个细分行业,其中制造业项目35个,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9.58亿美元,占比82.78%。除制造业,对外投资备案额位居前列还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分别为9022万美元和3314万美元。 2.从规模看,大项目发挥支撑作用。全市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15个,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10.05亿美元,占比86.80%;其中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3个,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5.85亿美元,占比50.58%,代表项目为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的景兴控股( 马)有限公司项目,从事造纸原料、再生纸制造和销售。 3.从国别看,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占主导。1-6月,全市境外投资覆盖2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境外投(增)资项目41个,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9.70亿美元,占比83.77%;经备案(核准)在RCEP协议国家的境外企业41家,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9.19亿美元,占比79.42%。欧美国家的备案企业19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家,包括美国、德国、英国等9个国家,备案额1.23亿美元,以批零和科研项目为主。 (四)商贸流通 1.消费品市场增速保持稳定。1-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1286.8亿元,同比增长8.4%,高于全省平均3.9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3名。1-6月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430.7亿元,同比增长16%,高于全省平均11.8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4名。分地区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较快的主体有3个,依次为秀洲区(16.8%)、经开区(16.6%)、嘉兴港区(15.3%)。 分行业来看,1-6月汽车类限上零售额160.9亿元,同比增长13.8%,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7.4%;1-6月石油及制品类限上零售额64.3亿元,同比增长4.3%,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9%。 2.限上批零住餐业涨势保持稳定。1-6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3804.8亿元,同比增17.3%,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7.3%,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7.2%;1-6月份我市限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8.3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限上住宿下降1.4%。 (五)服务外包 1.服务外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1-6月全市有浙江宝绿特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离岸执行金额超过500万美元,比去年多4家,其中立讯智造(浙江)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离岸执行金额超1000万美元,比去年多3家。 2.知识流程外包(KPO)保持领先地位。2024年1-6月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18.55亿元,占全市的83.2%,知识流程外包是我市服务外包领域的发展主体。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的合同执行额分别占总量的7.2%和9.6%。 3.中国香港离岸执行额居于领先地位。2024年1-6月全市承接了来自132个国家和地区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其中中国香港是我市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最大来源地,其执行额分别为12482.98万美元,占离岸外包执行总额的43.30%。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