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务动态 > 县市区商务动态 > 海宁市

破局招商引资,海宁出招!

时间:2025-03-10 10:21  来源:办公室(法制科)   浏览次数:  

近日,我们走进中国X光谷二期项目建设现场,打桩声、机器轰鸣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建设交响乐,仿佛在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注入无尽的力量。该项目由奕瑞影像科技(海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5.6亿元,新增95亩工业用地,建设X光真空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的产业化基地,实现关键核心部件和装备的国产替代。

建设全球规模最大

“项目完全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到30亿元,致力将海宁建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X光产业聚集中心。”海宁经开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招商投资部副部长谢宇介绍,2020年,奕瑞影像科技(海宁)有限公司以“产业+基金”的方式落户海宁。此后,奕瑞影像发展步入“快车道”,2024年产值超8亿元,围绕奕瑞影像已经形成了X光谷产业集群,奕瑞电真空、奕瑞精密、精奕电子、飞瑞医疗、奕安医疗等上下游企业均在潮城落地生根。

“奕瑞科技总部位于上海,作为国内数字化X线探测器龙头,它还是‘国产影像核心部件老大’,2020年正值公司上市关键节点,他们急需新扩建生产基地。”谢宇说,很多地方政府都争先恐后与奕瑞科技洽谈合作,大家拼资源、拼政策,旗鼓相当、不相上下。

海宁出“关键招”制胜

各方谈判进入“白热化”阶段,这时,海宁拿出的基金招商“关键招”,展现出了满满诚意和极高的专业度。正是这份诚意,打动了奕瑞科技,坚定了奕瑞科技落户海宁、扎根海宁、做强海宁医疗装备产业的信心。奕瑞科技确定投资4亿元成立奕瑞影像科技(海宁)有限公司,建设生产基地。同时,海宁经济开发区与奕瑞科技成立规模为5亿元专项基金,有针对性地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

来看海宁如何出招:

从一块土地到一个产业园区,从政策补贴到基金投资……回溯过往,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内卷”日趋白热化,招引模式也不断进阶,从土地财政走向股权投资,从单纯依靠行政资源投入逐步转向探索借力市场化力量。

不可否认,以土地等资源为主的传统招商引资模式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成效显著,企业对土地的需求极为旺盛,企业签约落地后建立生产基地,能快速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但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日益凸显,面临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格局,依靠传统招商引资模式难以为继。

为此,自2017年起,海宁经济开发区“试水”基金招商,政府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以资本为纽带,吸引优质项目和企业落地。经过8年不断探索努力,海宁经济开发区已逐渐摸索出一套“产业+链主+基金”招商新打法。

“泛半导体产业一直是海宁经济开发区产业强区的核心支撑和牵引抓。这几年,我们累计参与12支优质的市场化子基金,总规模约95.5亿元。”谢宇表示,通过“政策+基金”“以投促引”,实现投引联动,这说明,当下招商引资不再只是“引进门”,而是以投融资举措促进落户产业的强链、延链、补链,不断提升产业造血和创新能力。

“起初,一方面,基金规模小,基金可投项目有限;另一方面,基金管理人团队搭建初期,人员配合度不高,获取项目信息能力同样有限,这都直接影响基金招商的效果。”谢宇回忆,招商团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依托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不断扩大基金规模,完善产业链条,吸引更多链主型企业落地海宁。在基金招商的带动下,立昂东芯、奕瑞科技、精测电子、至纯科技、上海新阳、拓荆键科、海得控制、瑞宏科技等龙头企业均已入驻,同时,海宁经济开发区还引进理想晶延、上海果纳、苏州新美光等一大批技术先进的特色企业。截至2024年,投资项目67个,累计投资总额54.78亿元,基金返投金额超38亿元,基金收益率26.24%。

踏着基金招商的“新风口”,海宁经济开发区泛半导体产业招商引资度过了“阵痛期”。放眼当下,海宁经济开发区以“产业+链主+基金”招商新打法,不断招大引强,壮大泛半导体产业集群,目前,拥有泛半导体产业规上企业45家,2024年实现规上泛半导体产业产值61.08亿元。下一步,海宁经济开发区将敢于突破、勇往直前,以基金为桥梁,积极搭建政府、产业、企业的生态模型,在投前、投中及投后做好全流程风控,有效保障基金安全稳定运行。监制 | 蒋大胜


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