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务动态 > 国内外商务动态

优营商环境 强发展磁场 投资中国,这片“确定性的绿洲”不负众望

时间:2025-07-24 09:39  来源:国际商报   浏览次数: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国内外发出了中国坚定推动改革开放的时代最强音,极大提振了外商投资中国的信心。

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2.3亿元。利用外资质量大幅提升,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化学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同比增长127.1%、53%、36.2%、17.7%。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蓓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中国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逆势增长,充分体现了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磁吸效应持续扩大。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让外企在华发展更安心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独资医院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试点有序开展,持续擦亮“投资中国”品牌,通过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等机制累计推动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困难问题近500件……今年以来,为外资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系列举措持续推进。

对于中国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在华跨国公司有着深刻体会。

“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对外资的欢迎,特别是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以及对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对我们在华发展至关重要。”康宁大中华区总裁兼总经理林春梅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1980年进入中国市场,康宁见证了中国从“引进来”到“制度型开放”的范式跃迁,并在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获得了各方面的支持。同时,随着中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康宁在中国市场的原材料本地化率已提升至92%。

今年是霍尼韦尔深耕中国市场的第90年,在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看来,霍尼韦尔在华的长期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的广阔空间、良好的创新环境以及政府的有力支持。“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产业优势,中国在新能源车、高端制造等领域的领先优势不断巩固和扩大,让‘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成为规模、活力和实力的体现。”

“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程序,为在华跨国公司创造了更有利的投资条件。”路易达孚北亚区首席执行官陈嘉渊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举例说,路易达孚在青岛投资的食品科技产业中心项目,从今年3月签署投资协议到6月完成土地挂牌,仅用3个月就实现了项目破土动工。

余锋说,霍尼韦尔期待中国能够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同时期待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制造业智能转型等领域,特别是在可持续航空燃料、储能、氢能等新兴技术方面出台更多支持政策。

“中国为扩大市场准入和优化营商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为力拓等跨国公司带来了更多合作机遇。”力拓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许峰说,期待中国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为在华跨国公司发展提供更多的确定性。

加大引资稳资力度

让外企深耕中国有信心

在赵蓓文看来,今年2月份出台的《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与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具有很强的接续性,体现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引资稳资力度的坚定决心。

在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方面,《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优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等。

“这些举措鼓励了相关行业领域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今年上半年引资结构的持续优化体现出政策举措发挥的作用。”赵蓓文说,下一步,要继续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同时注重高水平安全;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外资准入领域加大压力测试,打造吸引外商投资高地。可以预见,中国引资结构未来还将进一步优化。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预期、中国强大的供应链支撑能力、中国合作伙伴的持续创新力,为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提供了无限机遇,在这片“确定性的绿洲和投资热土”上,他们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更加坚定。

“尽管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康宁始终将中国视为全球创新与增长的核心引擎,今年将在中国增加5亿美元的投资。”林春梅透露。

许峰表示,力拓期待与中国合作伙伴进一步加深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我们坚信,在产业合作越发紧密的今天,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高效协同、共生共赢的能力。”


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