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交出一份颇具含金量的成绩单——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业界普遍认为,这一数字是中国经济强大韧性与活力的印证,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体现,更是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成果。这些优势也让众多跨国企业选择坚定扎根中国市场,在持续深耕这片热土中共享新机遇。 随中国消费大势起舞 上半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8%,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消费市场蕴含的这一巨大潜力,为跨国企业创造了更多市场机遇。 今年6月份,路易达孚集团在青岛投资新建食品科技产业中心,成为路易达孚在华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未来,该中心将重点开展油籽加工、特种饲料蛋白及产品加工、食品级磷脂生产等业务,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150万吨饲料蛋白、37万吨精炼油和1.5万吨磷脂的产能。 “这是集团践行‘强化核心贸易能力、向价值链下游拓展’企业战略的一步,同时也将进一步深化在华布局,助力中国农业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路易达孚北亚区首席执行官陈嘉渊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对路易达孚而言意义重大。“随着集团不断向价值链下游延伸发展,进入新的、更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中国日益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及消费者对优质产品的多元化需求,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 陈嘉渊还向记者讲述了企业与中国市场机遇同行的点滴故事——近年来,中国市场对优质蛋白的需求显著增长,带动了中国动物饲料市场规模扩大,紧跟这一市场动向,集团也扩大了饲料蛋白产能;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持续提升,对富有营养、植物来源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集团积极把握这一消费趋势,于2023年专门成立了植基配料平台,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磷脂、甘油、豌豆蛋白等多元化的植基产品。 在中国,用心洞察并顺应消费大势的跨国企业还有很多。当前,在天然钻石珠宝消费领域,年轻一代仍是消费主力。在他们眼中,天然钻石珠宝不仅是一件贵重的物品,还承载着个人的情感价值和纪念意义。戴比尔斯集团天然钻石市场有关负责人观察到,在中国市场,对于包括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年轻世代而言,其对钻石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婚恋场景,而是更多地关注悦己型购买与个性化表达,比如聚焦产品设计的独特性和品牌的价值观等。 “这激励着我们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与消费者建立起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上述负责人表示,中国市场一直是戴比尔斯全球战略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集团也会持续加大在华投资。 与中国创新保持同频 今年上半年,中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力度,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2024年“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新动能正在积聚。 在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国大市场,跨国企业的创新步伐同步加快—— 作为改革开放之初来到中国的跨国药企之一,赛诺菲深耕中国市场40余年,构建了一条从本土研发、生产制造到患者服务的生态价值链。目前,赛诺菲已在北京、上海、苏州、成都建立四大研发中心,形成覆盖全国的研发网络。值得一提的是,赛诺菲90%以上的全球同步开发项目都有中国团队的身影,展现出强劲的创新能力。中国,已成为赛诺菲全球研发布局的关键力量。 去年12月,赛诺菲再次刷新在华投资纪录,宣布投入10亿欧元在北京建设全新生产基地,重点打造胰岛素产品的端到端本土化生产能力,推动实现从原料药到制剂的全制造链覆盖。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向未来,公司在华发展信心不变,“赛诺菲将持续发挥全球免疫创新优势与本土精耕细作的精神,以更开放的姿态升级‘中国方案’,支持‘健康中国’愿景,让创新药物和疫苗惠及更多人口”。 随着中国高水平开放持续深入推进,跨国企业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与中国伙伴互利共赢的更多美好故事将持续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