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务动态 > 嘉兴市商务动态 > 综合与法制处(行政审批处)

“开放嘉兴”①回眸

时间:2024-01-19 15:47 来源:综合处 浏览次数:

编者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的落实落地”的新要求。嘉兴,长三角区域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回顾开放的历程,是为了更好的启程,在这岁末年初之际,我们通过亲历者、建设者、见证者的感悟、体会和讲述,重温嘉兴40年来开放发展的重要节点、重要事件,为大家展示嘉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程与担当,继续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回眸


人物专访:张建生

现任嘉兴市工商联党委书记,上世纪90年代起,长期在对外开放一线工作,曾担任嘉兴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管委会副主任,以及嘉兴市外经贸局局长、嘉兴市商务局局长。

嘉兴开放型经济起步后,经历了外资外贸齐头并进的筑底阶段,走过了高质量外资抢滩中国崛起机遇的火红年代,迈上了“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驾齐驱的“双向奔赴”。张建生说:“回望改革开放走过的历程,我们在深刻认识到开放的本质、力量、作用和价值的同时,更深刻地领悟到,开放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开放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从这个角度看,开放也是浙江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两个先行’的必由之路。”

“在我看来,改革开放以来,嘉兴开放型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张建生开门见山,“每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和呈现的突出特点又各不相同。”


引入源头活水  开放型经济起步


第一个阶段,在上世纪80年代。这是嘉兴开放型经济的起步阶段。1985年,嘉兴市被国务院确定为沿海先行先试的对外开放地区,能够比较早、比较好地承接改革开放红利。加上外贸企业开始有了自营出口权,带动嘉兴外贸出口持续扩大。

开放型经济由此起步。

“这个阶段我们引进的外资,主要依靠华侨回乡投资。其中,大部分又是外贸采购商将国内作为货源基地来投资。他们投入的资金规模也不大,从5万美元、10万美元起步开始投,对投资项目的管理、运营也不多。”张建生说,从低处起步,嘉兴的开放型经济逐步走上登高路。“当时虽然只是作为外贸货源基地,但也为我们带来了国外市场和机会。这个时期,通过与外资开展合资合作,我们的企业、干部也拓展了视野。”

在这一阶段,外资的引入哪怕是涓涓细流,也是源头活水,缓解了地区资金不足、就业不足等问题。


外资和外贸并驾齐驱


第二个阶段是从一批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这个时期,嘉兴发挥靠近上海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承接改革开放红利,开放型经济发展明显提速。

1992年,伴随着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从嘉兴到全省,开放平台进入了实质性运作阶段。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善经济开发区等一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就是这个阶段设立的。开放平台逐步发展壮大,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支撑体系就搭建起来了,平台承载力也慢慢培育和体现出来。

“与上一个阶段相比,这个时期最大的不同表现为外资和外贸并驾齐驱,同时更加突出外资以资本为载体带动其他要素进入。这意味着,嘉兴进入到以资本为载体推动开放的全新阶段。”张建生说。从规模上看,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嘉兴实际利用外资已经跻身全省第一梯队,并且连续多年保持领先。

这个阶段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开发区(园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政府在推动开放发展上更加具体、更加直接,作用体现也更大。我记得,很长一段时间里,嘉兴每年的三级干部大会主题就是对外开放与利用外资。这就是最好证明。”张建生回忆道。


高质量外资加速集聚


第三个阶段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个时期,嘉兴坚定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胜势,嘉兴开放型经济迎来深化发展、深刻变化的新阶段。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红利日益显现,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资本及跨国公司开始进入嘉兴,外资规模批量放大。这其中,日资涌入就是最好证明。

如果说,此前的外商投资有着财务投资的明显特征和价值取向,那么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外资则将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一并带动,包括资本、技术、管理、市场等全要素都随着项目一起进来。在张建生看来,这才是完整的外资、真正的外资。

这个阶段之所以“完整的外资”会源源不断地涌入,是因为国内开放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园区)建设、产业配套体系都提升了,对高质量外资的接纳、吸收、消化的能力也就有了。

以产业体系培育为例,嘉兴从机电产业起步,后来有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上延伸到金属加工,以此为基础有了电子信息产品的硬件加工以及之后的软件开发,产业的延伸、演变是环环相扣的,外资深度参与其中。“归结起来看,就是外资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进入到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其中,资本的技术构成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作用越来越大。”张建生说。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变化:这个时期也是国内财富快速积累的时期,一定程度上培育了国内消费大市场。中国拥有全球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进而促使我们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眼光向外、逐梦世界的同时,我们目光向内也欣喜地看到,与高质量外资快速发展齐头并进的民营经济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为下个阶段“走出去”布局全球奠定了坚实基础。


“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第四个阶段是从2013年开始的。这是嘉兴开放型经济转型提升的时期。“这是‘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时期,更加注重动态平衡的时期。”张建生说。

在2010年前后,嘉兴“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比重接近3:2。到了2018年,从全省来看,对外投资额已经超过了引进外资总量。这是浙江一个独特的情况。

“这个阶段,嘉兴和浙江‘走出去’规模庞大。‘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就是一种转型。这个阶段的外贸也是这样,出口和进口比例调整,进口呈现持续扩大态势。”张建生说。

张建生分析认为,正是在这个阶段,嘉兴乃至浙江培育形成了一个优势,那就是在行业乃至全球崛起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这是我们独特的优势。”

这个阶段“走出去”的民营企业有两种情况:一是受欧盟反倾销影响,一些有发展实力的企业家为了保市场不得已“走出去”设立海外基地。这些民营企业“走出去”之后才发现前景广阔。其中,中国巨石在埃及的投资就是力证。另一种“走出去”的情况是企业为了掌握更多资源,华友钴业“走出去”就是这个情况。

2023年,浙江省委召开“新春第一会”,全面部署“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坚持高水平走出去闯天下与高质量引进来强浙江有机统一,推动主导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内外贸综合实力、重要开放平台、企业主体提能升级,打造更具韧性、活力、竞争力的“地瓜经济”。

对于“地瓜经济”,张建生观察到,过去,高质量“引进来”与高水平“走出去”往往是不同的主体,“引进来”是外资,“走出去”是民企;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合并成为一个主体。比如华友钴业就是既“走出去”又“引进来”,与韩国的SK、日本的松下、德国的巴斯夫合作合资。“也就是说,未来,民营企业既是‘走出去’的主体,也是‘引进来’的主体,这是新时期我们浙江‘地瓜经济’的最大特征,真正体现了浙江的特色和优势。”

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