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智能问答     |  无障碍    关怀版
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务动态 > 嘉兴市商务动态 > 综合与法制处(行政审批处)

“开放嘉兴”⑭从运河时代到海洋时代

时间:2024-02-19 09:43 来源:综合处 浏览次数:376

编者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的落实落地”的新要求。嘉兴,长三角区域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回顾开放的历程,是为了更好的启程,在这岁末年初之际,我们通过亲历者、建设者、见证者的感悟、体会和讲述,重温嘉兴40年来开放发展的重要节点、重要事件,为大家展示嘉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程与担当,继续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前言

嘉兴(乍浦)港是浙北地区的唯一出海口岸,前海后河,海河联运,背靠长三角产业腹地,把枢纽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2023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300万标箱,列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第75位。这座从不高调的“东方大港”张开双臂,迎来送往世界各地的万吨巨轮,在新时代发挥着货物畅达的重要作用。从河港、陆港到海港、空港,放眼未来,嘉兴港深度协同参与上海、杭州国际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实现与沪、杭、甬、苏等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公、铁、水、空全覆盖衔接,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蓝色动能”!


从运河时代到海洋时代


这是一座千年港城。宋淳祐六年(1246),乍浦已经开埠。在杭嘉湖腹地,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激荡东西,嘉兴内河航运古有其名。1917年,孙中山先生从上海乘巡洋轮到乍浦海面视察,面对宽广的海域,惊呼“这里无泥沙之害,其正门出自东海,大远洋轮可随时进出,是一个优良港口”,提出了在乍浦建设“东方大港”的宏伟设想。


外贸发展,物流先行,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外贸货物进出口的集散地,港口建设举足轻重。


如今,站在嘉兴(乍浦)港码头眺望远方——东海的万顷碧波间,奔涌出活力四射的磅礴气象,港口的繁忙与新貌尽收眼底,建设“东方大港”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步接近完美。


由海而生

滩涂变身“黄金海岸”


1986年12月12日,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港口史册的日子,芦苇萋萋的乍浦滩涂上,嘉兴港工程指挥部隆重举行了海堤工程开工典礼,嘉兴港乍浦港区一期工程建设也正式拉开序幕,向海而生,嘉兴港人从这里出发,迈向了建设“东方大港”的新征程。


造码头有多难,在嘉兴港工作30多年的“老港口”黄国良体会最深。1990年8月,黄国良从原浙江省交通学校港口与航道专业毕业,服从分配来到嘉兴港,负责工程质量管理。


当时,一期栈桥和围堤工程都还没完工。一期围堤内陆域、内河港池开挖与内河码头工程,由于受到土质与施工机械无法进场的影响,施工进度极其缓慢。同时,由于围堤工程没有形成整体抗风浪能力,台风一来,围堤护面破损严重。


“30多厘米厚的灌石砼护面,在高潮位下大风裹着大浪,潮水一进一退,再一个大浪砸下来就碎掉了。我们统计出,台风最厉害的一次,被毁掉的灌石砼护面就有1000多平方米。”黄国良回忆道,“台风过后,我们再对上侧浆砌挡浪墙的工程质量进行全线质量隐患排查。每一块石头我们都敲过,对查出来有空洞的部位做好标记,然后请施工单位一一进行灌浆,就这样,我们一共补灌200多吨水泥,确保全线工程质量。”黄国良每次走过那段区域,往事历历在目。


台风滞缓了工期,施工技术落后拉长了工期。以海上打桩作业为例,打桩船首先至少要用4个锚固定位置,船的大小等级也影响抗风浪能力。当时还没有GPS确定桩位的技术,只能通过岸边三台经纬仪交叉的方法来确定具体桩位;当时也没有打大口径预应力管桩经验,桩打到一半桩头裂开时有发生;晚上不能打桩、天气不好也不能打桩……“我记得,当时一天能打3根桩是很好了。”黄国良叹了一口气。


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嘉兴港一期耗时近5年才完工。到了1997年,嘉兴港启动二期施工。这时的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已经完全不同。黄国良习惯用数据说话——嘉兴港一二三期建造,可以说用的是原班人马。一期造了快5年,陆域围了680亩,可造1个千吨级、1个万吨级共两个泊位;二期用了近4年,陆域围了1800亩,可以造6个万吨级泊位;三期陆域围了4800多亩,建造8个泊位,“从一期到三期,建造内容增加了,建造速度反而更快了。”


正是在每一位像黄国良一样的老海港人的不懈努力下,短短几年时间,嘉兴港迎来了跨越式发展——


1993年4月8日

经省政府批准,乍浦港正式列为二类对外开放口岸,办理国轮外贸运输业务。


1996年1月9日

国务院批准乍浦港列为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国籍船舶开放。


2001年3月28日

乍浦港一类口岸对外开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乍浦港的开放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战略指引

“东方大港”迈向“世界强港”

640.jpeg


2002年8月,经交通部批准,乍浦港更名为嘉兴港,与宁波—舟山、温州、台州并称浙江四大主要港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高瞻远瞩地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天地在哪里?在海上!在2002年、2006年,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视察嘉兴港,为嘉兴港锚定发展方向——“嘉兴港是浙北及苏南、皖南地区便捷的出海口,要积极配合环杭州湾地区滨海工业带的建设,搞好港口规划布局,同时积极配合上海港布局调整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八八战略”指引下,而今“一个出海口、两个积极配合”的设计图已成施工图、实景图。


“总书记当时给嘉兴港的这个定位,让我们豁然开朗,为处在十字路口的嘉兴港以及嘉兴滨海开发指明了发展方向和路径,打开了思路。‘八八战略’提到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我们开始看到了自己的潜力与优势,开始重视港口的集约开发利用以及港口经济发展,把嘉兴港的定位与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杭州湾经济区发展相结合,打通腹地货物走向世界的海上通道,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海河联运。”黄国良这样说。


港口从“建起来”到“转起来”“强起来”,考验着港口的专业化运营管理能力。


港口建设资金占用大、回报周期长,同时,港口运营专业化要求高、体系化程度高。进入新千年,因为各种原因,与国内同行相比,嘉兴港的发展一度驶入迷航。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散杂货码头,2003年嘉兴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仅为8500标箱。20年后,这个数据还不足嘉兴港一天的集装箱装卸量。


一天顶过一年,这个变化的起跑点在于嘉兴港引进了两大“强外援”。2008年嘉兴港与宁波港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进行控股建设与经营;2009年又与上港集团签署投资协议,2011年新的码头项目开工建设,这都标志着嘉兴港在加速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明显提速


“一个出海口、两个积极配合”指引下,嘉兴港加速扩建码头、拓展航线,全面提升港口辐射服务能力。与此同时,港口装备迭代更新、港口管理规范高效、数字化改造日新月异,一座现代化港口的内涵与气质逐步显露。


“2003年以前,嘉兴港还没有专业集装箱设备,20年后,我们现在有14台专业的集装箱设备了,一天集装箱的作业量可以达到1万标箱。”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海兴说道。目前,嘉兴港已开通4条近洋航线、12条内贸航线、26条海河联运航线,“到2025年,嘉兴港能够做到对东南亚航线的全覆盖。”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满足嘉兴港快速发展需要,2023年3月,嘉兴外海进港航道项目鱼腥脑航道开工,6月通航,成为嘉兴港连接宁波舟山港的最便捷通道。


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强不强看集装箱。“双外援”入场十年后,嘉兴港于2019年首次跻身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百强,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一亿吨,距离200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一千万吨,已经过去20年。


海河联运

贯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海河联运是嘉兴港的最大优势,这个优势直接转化为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和服务优势。


“通过海河联运,每只集装箱物流成本最少可以节约200元,更经济。”何海兴心里也有一盘账,“海河联运能为企业提供‘门到门’‘一单制’服务,更便捷!”


有例为证。“2016年,我们建成了浙江海港独山煤炭码头,这个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海河联运工程,煤炭港口作业专业化大为提升。”“现在,包括绍兴在内乃至浙东南兄弟县市的煤炭运输,都是从这个煤炭专业码头大船换小船,走海河联运的方式运输,从而对区域能源结构产生影响。”


从资源禀赋看,嘉兴内河航运“得水独优”,通航总里程、高等级航道里程列全省第一;通过持续改造提升,“三横三纵一通道”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全面铺开。作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嘉兴内河港也是我市大宗货物运输的重要节点,2018年吞吐量破亿后,连续五年实现吞吐量破亿,进一步稳固亿吨大港地位。


沿着这些“黄金水道”,全市有331家企业拥有内河港口,涉及内河泊位847个,其中500吨级以上泊位324个。


而在产业体量和规模更为庞大和集中的开发区,内河航道正如蓝色的经济动脉,贯穿其中。全市54个市镇工业园区中,有41个临河而建;全市1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有10个依托四级以上高等级骨干航道建设。


正是凭借着海河联运,嘉兴港得以拓展内陆经济腹地,依靠浙北高等级航道网,将港口的辐射触角深入长三角深处,让嘉兴港充分发挥内河、外海两大亿吨港口优势,使嘉兴港作为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的地位得以突显、作用得以放大,海河联运的“黄金效益”持续释放。


宏图催人奋进。2021年,省政府专门印发《支持嘉兴建设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行动方案》,这是省政府首次对单个地级市港口出台支持行动方案。今年,嘉兴市政府印发了《加快建设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实施方案》,提出构建“一枢纽、八联、十通道”的总体布局,加快推动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建设。


我们回看,嘉兴(乍浦)港的发展变迁历史也正是“枢纽嘉兴”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嘉兴“三纵三横”的高速公路和“五横五纵一连”的国省道网络已加快成型,沪昆、通苏嘉甬、沪乍杭、沪杭城际、嘉湖城际五条铁路见证着嘉兴“轨道上的长三角”呼啸而来。航空方面,嘉兴谋划多年的机场军民合用工程全面开工,并同步建设圆通物流项目,打造航空物流基地……交通正以更高水平的国际运输服务,促进嘉兴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勾勒“大写意”转向描绘“工笔画”,更好地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栏目更新
政府网站找错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