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务动态 > 嘉兴市商务动态 > 综合与法制处(行政审批处)

“开放嘉兴”⑱从作坊小厂到世界级领军企业

时间:2024-02-20 08:58 来源:综合处 浏览次数:

编者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的落实落地”的新要求。嘉兴,长三角区域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回顾开放的历程,是为了更好的启程,在这岁末年初之际,我们通过亲历者、建设者、见证者的感悟、体会和讲述,重温嘉兴40年来开放发展的重要节点、重要事件,为大家展示嘉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程与担当,继续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前言

华友钴业从几口铁锅开始创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传统型到现代型、由本土到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华友钴业生动诠释了“地瓜经济”理论,形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布局,也成为了禾商“跳出嘉兴发展嘉兴”的典型代表。


从作坊小厂到世界级领军企业


人物专访:陈雪华

嘉兴桐乡人,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友钴业成立于2002年,是全球新能源锂电池材料的领先企业。华友钴业已形成“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

在陈雪华的带领下,华友钴业从几口铁锅开始创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传统型到现代型、由本土到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在刚果(金)投资开发钴铜矿产资源,在印尼高水平建设绿色镍钴冶炼项目,完成津巴布韦阿卡迪亚锂矿项目收购,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华友钴业生动诠释了“地瓜经济”理论,形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格局,也成为了禾商“跳出嘉兴发展嘉兴”的典型代表。


豆芽小贩的华丽转身

“15岁初中毕业之后,就开始什么苦都吃,养鸡、养鸭、养长毛兔,还曾经养过两年水貂,不过都没怎么挣钱。从16岁开始卖豆芽,凌晨上街、白天上班,一卖就是10年,这还真挣了点钱。”

不像旁人所想象的含着金汤匙出生,陈雪华的早年记忆,可以说是一部“农场往事”。但也正是这番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1994年,在嘉兴桐乡市炉头镇翔厚村,诞生了一家名为桐乡华兴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的私营企业,法人代表正是陈雪华,生产的产品是氧化镍和氧化钴。这也是华友钴业的前身。

33岁的陈雪华站在公司门口留下了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他穿着一件短袖的白衬衣,有着一头浓密的黑发。

几间平房和几口直径0.80米的铁锅,就是陈雪华和合伙人的全部家当。做豆芽生意和做金属生意当然是不一样的,但陈雪华的经验却是通用的——不怕吃苦,要做就做最好。6年时间,永兴河边的“玫瑰红”格外耀眼,陈雪华带领公司在氧化镍产业做到了全中国的第一。陈雪华说,当时这个氧化镍,每个月都是一货柜运到美国。

但是到了2000年,陈雪华发现技术更新迭代下,一匹突然冲出的黑马,锂电池正在取代镍氢电池。索尼和戴尔等国际上生产电子设备的厂商,都开始了锂电池商用试用。相比于镍氢电池,更轻便、使用寿命更长的锂电池拥有更丰富的应用空间。

陈雪华马上决定打造一条钴冶炼生产线。后来的事情验证了他的判断,随着锂离子电池材料需求急剧增加,钴产品订单纷至沓来,供不应求。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壮大,老厂区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而桐乡经济开发区打造的开放创新机制以及推出的针对入驻企业的多项优惠政策,让陈雪华看到了希望。

梧振东路18号,华友钴业扎根起步的地方。在2002年11月29日的开工典礼上,陈雪华作出了庄重的承诺:“我们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热爱这个行业。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从这一天开始,陈雪华和团队就把这个承诺变成了发自心底的声音,并一路向前行。

同年,公司引进了湿法冶炼萃取技术,建立了一条国内领先的钴湿法冶炼生产线。新技术、新装备,助推企业快速发展,销售额很快突破1亿元。


从田野奔向世界

“如果原料问题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终有一天要无米下锅。哪天我们自己买座矿山开采就好了!”中国钴资源储量极少且品位较低,为了获得稳定的钴矿原料,2003年,陈雪华带着一个借来的翻译就坐上了前往非洲考察的飞机。

一个缺乏矿业开发经验的中国企业想要进入非洲谈何容易,用陈雪华的话来说,就是跟在月球上办企业差不多,除了脚下的矿产资源,什么都没有。

在最初的几年里,陈雪华每年有近10个月的时间驻守在非洲,深入调研,广泛走访,并通过设立进出口公司、贸易公司、物流公司等多个步骤,逐步建立起外围贸易的平台。而后,收购刚果(金)MIKAS公司等矿山控股权、CDM公司火法冶炼项目建成投产、MIKAS公司尾矿选矿厂项目建成投产,华友钴业真正在非洲扎根了下来。

2007年

在CDM公司火法冶炼项目投产庆典仪式上,陈雪华再次留下了一张照片,不过照片中的他已是头发稀疏、黑白相间。

2008年

国际金融危机堪称一个转折,那一年,整个矿产行业遭受重创,许多大型矿企将旗下资源挂牌出售,回血保命。但陈雪华带领华友钴业抓住了矿产资源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机会,以“破釜沉舟”的勇气,一口气从西部矿业手中接下了COMMUS、MIKAS、WESO三家刚果(金)矿山公司的控制权,成了当时国内唯一在刚果(金)拥有钴矿开采权的民营企业。

2011年

伴随着国内智能手机产业的爆发和新能源汽车的初步试点,锂电池迎来了春天,华友钴业此前多年的布局也迎来了春天。

如果说前端布局是锁定资源,那中端布局就是联动市场。凭借特有的资源优势,在这场锂电产业掀起的波涛大潮中,2015年,华友钴业开启了二次创业征程,正式进军新能源项目,开始专攻锂电池原材料制造。进军新能源项目的同一年,华友钴业上市成功。

与此同时,华友钴业再度启动了轰轰烈烈的产业链海外扩张。2018年4月,陈雪华第一次带队赴印尼考察,便被这千岛之国所特有的资源禀赋所吸引。因为他断定在三元材料中,钴是关键资源,在高镍化的趋势下,镍也将成为关键资源。而印尼海岛蕴藏的举世闻名的红土镍矿,毋庸置疑将成为集团“上控资源”战略路径新的主阵地。

以纬达贝工业园为基础,华友钴业于2018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别投资建设的华越、华科和华飞项目,是目前行业内电池材料企业中镍资源布局最超前的企业。

“要通过龙头企业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把全球资源通过藤蔓集聚到浙江来,为打造浙江优势产业创造了条件。”对于“地瓜经济”,陈雪华是这样理解的。

当落日为梭罗河镀上一层金,嘉兴港码头已近深夜,一艘满载着氢氧化镍的货轮“到家”了。在嘉兴海关的绿色通道下,这批来自印尼华越项目的进口原料将以最快速度运送到国内各生产基地。与此同时,2000多海里之外的印尼纬达贝园区港口,又一艘标记着华科项目的高冰镍货轮正在起锚,目的地同样是嘉兴港……

通过全球发展,寻找新出路拓展新空间,华友钴业已形成“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成为“地瓜经济”有力的践行者。


链动千亿产业链

尽管华友钴业的发展足迹遍及世界,但是嘉兴一直是其发展的重要根据地。这里有一组数据,“十三五”时期,桐乡基地亩均产值从2016年的1500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2500万元,亩均税收从2016年的65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超100万元。

“高亩产”的背后是华友钴业对创新的孜孜追求。据悉,华友钴业拥有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华友钴业锂电新能源材料重点企业研究院等一批先进的科研机构和开放的科研平台,雄厚的研发实力支撑着华友钴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引领着华友钴业的产业发展。

近年来,华友钴业在企业内部启动“330科研计划”,计划在3年内投入30亿元用于研发,形成量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开发序列,向着高科技、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凭借突出的产品优势和研发实力,华友钴业已经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SKI、亿纬锂能等全球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核心产业链,产品已开始应用于特斯拉、大众MEB平台、雷诺日产联盟、沃尔沃、路虎捷豹等高端电动汽车,又分别和大众、LG、福特等世界知名企业达成了合资合作和战略合作协议,基本实现了对全世界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供应链的全覆盖。

“刚果(金)的钴、印尼的镍、津巴布韦的锂、全球的三元前驱体及正极锂电材料,如今的华友钴业手上已经拥有五张制胜王牌。”一句看似简单的总结,却清晰勾勒了华友钴业全产业链条。

如今,华友已形成资源、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并打造了从镍钴锂资源开发、有色金属绿色精炼,到锂电正极材料深加工,再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链闭环生态。

2023年,陈雪华有幸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两会期间,陈雪华围绕保障新能源产业链安全等方面建言献策。“民企本身就是闯出来的,不闯没天地。”北京参会回来,陈雪华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对于陈雪华来说,“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的初心依然如故,而他也将带领华友钴业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华友钴业的发展,映照着嘉兴民企加快走出去、不断迈向世界的步伐。2022年,嘉兴全市新批对外投(增)资项目87个,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31.34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备案额22.5亿美元,占比71.8%,较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提高25.2个百分点,一批嘉兴本土民营企业正在成为跨国领航企业驶向世界各地。


栏目更新